货币增发背后丨没人希望发生公地悲剧,但人人都在搭便车

2020-03-15 19:06:46

全球货币市场,其实是一个“公地悲剧”

21

国际油价闪崩,全球股市暴跌,触发熔断机制,债市遭受重创,资本纷纷逃离,全球恐慌情绪蔓延。

为了挽救金融市场,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率先降息,日本向市场注入流动性。

3日,美联储宣布紧急降息50个基点。紧接着,沙特、阿联酋、约旦、中国香港、中国澳门跟进降息,加拿大、英国、欧洲准备采取行动。

但是,降息有用吗?强刺激有用吗?

美联储突然降息,其实加剧了市场的恐慌,吓坏了投资者。

有个段子说得好:一个人生病住院了,但不知何病。医生检查确诊后,他妈突然给他一大笔钱:“拿去花,该吃吃,该喝喝,过得开心就好。”

这时,病人吓倒了,大事不妙,绝症。

其实,现在全球金融市场都知道自己“生病”了。华尔街大佬对美联储的钱求之若渴,但又极为担心。

但美联储印发再多钱,都很难流到实体,只会短暂地助长愈演愈烈的金融泡沫。

即使所有人都知道降息无用,为什么全球央行都不阻止货币滥发,还要继续跟风呢?

这或许是搭便车问题。

hh

在公共领域,市场是无效率的,但政府的效率未必也高,因为有搭便车的存在。

举个例子:三个酒友约定,每次一起喝酒,每个人都从家中带来一瓶酒,之后混在一起共饮用。

混在一起的酒就变成了“公共用品”,结果怎样呢?

下次喝酒,每个人都带了一瓶水,然后混在一起。干杯入口后,三人都愣了。但他们仍然像唱着美酒一样,装着一副沉醉的表情,直到把水全部喝完。

实际上,多缴纳税收无法多享受公共用品,那么人们就可能虚报、少报征税数额。同时,都希望少缴纳税收,多享受公共用品,如基础设施。

所以,即便人人心知肚明,知道喝得是白开水,但没人会说出这是“皇帝的新装”,最终就造成“喝白水”的悲剧。

出于搭便车动机,每个人都会打小算盘,隐瞒消费偏好,制造信息不对称,然后用最小的代价薅更多公家的羊毛。

这种悲剧又被称为公地悲剧,或叫“哈丁悲剧”。

哈丁举例说,在一块公共草地上,每个牧民都想多养一头牛来实现个人收入最大化。尽管每个牧民都知道,多增加一头牛,草地可能被过度放牧,导致养牛收益下降,甚至所有牛都会饿死,但是悲剧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

最开始,美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货币体系,货币由商业银行私人发行。但由于商业银行频频倒闭,金融风险巨大、交易费用奇高。银行家和政治家协商成立美联储,将货币发行权统一到中央银行。

这时候,货币发行权和美联储就成了一种公共用品。这一公共用品的天职,就是维持币值稳定,降低交易费用。

但是,这种利益巨大的公共用品,几乎所有人都对其产生搭便车动机,试图从货币“放水”中薅到羊毛。

约翰逊、尼克松、里根、老布什、特朗普都在谋求大选连任时,给美联储施压,希望下调利率、增加就业,以获得更多政治选票。

而美联储银行搭便车似乎“名正言顺”,因为他们是美联储的股东,当时美联储成立的目的就是给为联储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

金融家、企业家、投资者、购房者,甚至普通白领、工人,都希望央行“放水”,以图股票上涨,房价上涨,贷款更易,利息更低,收入更高。

那美联储主席,搭便车吗?

美联储主席是“司机”,其决策具有相当的独立性,遵循“学者原则”。

去年,沃尔克、格林斯潘、伯南克、耶伦四位前美联储主席发表署名公开信力挺鲍威尔,希望其不受特朗普的政治压力,保持独立行动。

但是,当所有人都产生搭便车的动机时,美联储主席这个司机就不好当了。降息皆大欢喜,自己也少一点麻烦。从格林斯潘开始,美联储都采取降多升少的“不对称操作”。这其实也是一种变相的搭便车行为。

所以,尽管所有人都明白持续扩张货币是一条不归之路,货币发放越多,货币越不值钱,甚至最终可能一文不值,但没有人会站出来阻止这一悲剧。

当然,这不是美联储一家的问题,而是全球货币的问题。没人希望货币发生公地悲剧,但人人都在搭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