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经济现象:摩天大楼建成是经济衰退的先声?一个汉堡可以揭示汇率是否合理?
The "alternative" economic phenomenon
“另类”经济现象
太一控股集团了解到说起经济学,很多人觉得晦涩难懂,实际上,经济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很多日常现象背后,就隐含着深刻的经济学理论。另外,这些现象也被视为一种“另类数据”,越来越广泛地用于辅助金融投资或交易相关决策,作为一种辅助性工具,“另类数据”有其独特价值。
01
鞋童定律
The Shoe Boy Law
当擦鞋的小孩儿都知道投资股市有利可图的时候,就是抛掉股票的时候。
美国总统肯尼迪的父亲Joseph Kennedy 是华尔街的一位投资大师,在一战结束后投资股票赚了大钱。
有一天,他在纽约中心火车站旁边擦鞋,鞋童一边擦鞋,一边对股票侃侃而谈。鞋童告诉老肯尼迪,他也买进了一些股票,也有投资发财的梦想。
中间为肯尼迪的父亲约瑟夫-肯尼迪
老肯尼迪心里一惊,连一个小小擦鞋匠都在谈论股市,说明市场已经过热了。于是,他回到家中抛掉手里全部股票,最终躲过了1929年“华尔街崩盘”的世纪股灾。
此后,“鞋童定律”被奉为经典,意思是当人人都高谈阔论买卖股票之时,正是沽货离场之日;而当人人都对市场没有信心的时候,恰恰是入场布局的好时机。
实际上,“鞋童”刚好代表了股市里的“散户”,和机构投资者相比,散户的信息来源相对闭塞,经验不足,缺乏独立的判断力,容易跟风,结果往往容易一哄而上在高位买进,又在股市下跌后低位卖出,亏损惨重。
“鞋童定律”在股市中屡屡生效,正是因为群体性心理在股市运行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就跟“散户反着买,别墅靠大海”一个道理。从历史经验来看,当悲观预期蔓延时,代表着风险可能已经快过去了,股市反弹的时机就要到来。
套用股神巴菲特的经典话术,那就是 “在他人恐惧时贪婪,在他人贪婪时恐惧”。不过,股神也说了,如果不了解公司的基本面和运行机制,包括产品、服务、劳工关系、原材料成本、存贷、应收账款和营运成本等,就贸然去购买该公司的股票,这种想法和行动是非常可怕的。
02
摩天大楼指数(劳伦斯魔咒)
Skyscraper Index
1999年,德意志银行证券驻香港分析师安德鲁·劳伦斯因为发现经济衰退或股市萧条往往都发生在新高楼落成的前后,首度提出“摩天大楼指数”(Skyscraper Index)的概念,也被称为“劳伦斯魔咒”。
大厦建成,经济衰退。“劳伦斯魔咒”认为摩天大楼开建时,经济往往处于繁荣时期,而建成时,则是衰退的开始。在过去一个世纪里,“高楼魔咒”屡试不爽。
一战后,全球经济中心从欧洲转移到北美,美国开启了摩天大楼的序幕。1929年初,美国经济欣欣向荣,帝国大厦开始筹备建设,等到1931年102层的帝国大厦落成,纽约股市已经崩盘,之后美国大萧条持续了很长时间,并引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有分析认为,美国银行业是压垮纽约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由于美联储允许一些大型对公银行倒闭,导致恐慌蔓延,货币供应紧张,进而引发破坏整个金融生态的连锁反应。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全球最高建筑称号先后由纽约世贸大厦和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夺得,结果石油危机爆发,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大一次经济危机随之而来。
伴随产业转移,亚洲经济崛起。1997年吉隆坡双子塔取代了西尔斯大厦,当年亚洲就爆发了史诗级金融危机;台北101大厦2004年竣工成世界最高建筑,积聚已久的互联网泡沫破裂,台湾股市开始了长达7年的低迷期;2008年8月,上海环球金融中心落成,9月全球金融海啸如约而至;到2010年迪拜哈利法塔落成,迪拜爆发主权债务危机,随后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
摩天大楼的建设是投资旺盛、经济繁荣的表现,但事实却证明这种繁荣不可持续。这里面主要体现了一种货币现象,即信用的扩张与收缩。
当货币政策宽松及对经济保持乐观态度时,往往会鼓励地方和企业大兴土木,信用开始扩张,但信用扩张制造的繁荣是无法持续的,当过度投资或金融投机导致泡沫危机时,只能通过收缩信用来避免经济进一步受损。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烂”了。摩天大楼的建成,就这样成了经济下行的先声。
“世界第一高楼”一次次刷新记录,也一次次见证了经济盛极而衰的周期轮回。以见证繁荣而起的高楼,最终成了告别繁荣的纪念碑,时刻警示着后人。
中国是全世界摩天大楼最多的国家。今年7月,发改委叫停摩天大楼,中国正式告别摩天大楼时代。
数据显示,高度位居世界前100的45座中国内地摩天大楼中,有32座是在2008年至2016年之间开工建设的。而截至2022年5月,中国在建的81座摩天大楼,有66座处于“烂尾”状态。“叫停”或是当局对当下投资过剩的一种纠偏。
当盲目的信用扩张乃至投机行为脱离了实际发展需求,不仅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还给地方债务带来沉重压力。
修建摩天大楼,土地成本和建设成本都不是小数目,且严重依赖银行贷款。在经济稳定健康发展时,高价租金足以覆盖银行利息,一旦经济放缓或下行,大量公司倒闭或搬离,银行贷款就会成为沉重负担。
当然,“摩天大楼指数”不是一种主导决策的工具,而是一种辅助性、警示性的思考方法,引导人们理性投资,杜绝投机,远离泡沫。今天中国房地产市场,同样能用摩天大楼指数来阐释和证明,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03
巨无霸指数
Big Mac Index
巨无霸指数是英国著名杂志《经济学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来测量两种货币的汇率理论上是否合理的综合经济指数。
巨无霸指数基于这样一个前提:价格会在长期内调整,使得同一篮子的可交易商品在各地区的售价大致相同。将价格按现行汇率换算成美元,就可以判断某种货币的汇率是偏低还是偏高。
由于世界各地的人们购买的东西各不相同,因此只比较一种商品的价格:麦当劳的巨无霸。因为各地麦当劳巨无霸成分几乎一模一样,用同一种货币,比如美元来标价,那理论上价格应该是一样的。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假设一个巨无霸在美国的售价是1美元,在英国售价0.8英镑,那么,1美元就应该兑换0.8英镑(或者1英镑=1.25美元);而如果目前市场上的汇率是1美元兑0.7英镑(或者1英镑=1.43美元),那么英镑兑美元的汇率就被高估了14.4%(即(1.43-1.25)/1.25×100%)。
2022年以来,国际汇率经历了剧烈震荡。美元与欧元在20年内首次持平,而日元则遭遇了30年来最大幅度贬值。
2022年7月20日,最新巨无霸指数出炉。《经济学人》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测量美元对欧元与对日元之间同贬的合理性。从一个汉堡在不同国家的售价得出的非正式经济指数来看,欧元的整体走弱较为合理,而日元兑美元汇率则被低估超四成。
受美国大幅加息和日本鸽派立场的影响,2022年日元大幅贬值对在日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日本主要餐厅价格普遍上涨,从9月30日起,日本麦当劳招牌巨无霸汉堡也宣布涨价20日元,以应对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等问题。
如果以巨无霸指数来做对比,显然也就不难理解日本麦当劳涨价背后的原因了。
《经济学人》自1986年起推出第一期巨无霸指数后,很快引起华尔街关注,此后每年都会推出一次新的巨无霸指数。在一些西方经济学家眼中,麦当劳的巨无霸已经成为评估一种货币真实价值的指数,由此风靡全球。
04
义乌指数
Yiwu Index
卡塔尔世界杯结束了,在阿根廷夺冠之前,义务人早已提前预知了结果。
位于中国浙江的义乌,是世界上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2021年,义乌商品出口到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总额超过3600亿元。
义乌指数,即小商品指数,是对各个行业各种数据的统计分析,被视为“小商品价格的风向标,大市场行情的晴雨表。”
全球各地都与义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上进入圣诞季了,但很多人不知道,全世界80%的圣诞商品来自义乌。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去世前,大量制作英国国旗的订单涌入义乌。在欧洲能源危机和寒冬夹击下,义乌取暖设备供不应求。
在本届世界杯前夕,义乌商家们正忙于生产世界杯相关产品,有义乌商家根据目前相关周边产品的销售量,预测英格兰、巴西、阿根廷是今年的夺冠热门。也有谨慎的商家认为,要等世界杯打进 4 强,再通过一些国旗或纪念品订单等,基本就可以判断世界杯冠军最终花落谁家。(注:2022年12月19日凌晨,阿根廷击败法国夺得卡塔尔世界杯冠军,不得不说义乌指数真的有点东西。)
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期间,义乌商家们根据大量的德国国旗订单,预测德国会夺冠,果不其然,德国队捧走了当年的大力神杯。
神迹再现,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前,义乌商家又突然接到大量制造法国队纪念币、帽衫的订单,结果夺冠的正是法国队。
媒体纷纷将义乌指数视为“来自东方的神秘力量”,认为它能够预知每一届世界杯冠军。
此外,义乌也成功预测了东京奥运会延期举办。因为按照往常惯例,国外的采购商至少会提前半年在义乌大量下单,但东京奥运会一直没有动静,义乌商家由此判断东京奥运会无法如期举行,后来奥组委官宣延期,证明了这一推断。
真正让义乌指数一战成名的是2016年美国大选。由于接到的特朗普应援道具订单量远超希拉里,义乌商家们无视希拉里72%支持率的巨大优势,成功预言特朗普获胜当选。
义乌指数频频“显灵”之后,甚至出现了“外事不决问义乌”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义乌指数已经成为窥探全球的一个窗口,小商品出口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事件的发展趋势。不过,单纯用一个指数来预测事件发展还是略显单薄,因为不能排除会有一些“黑天鹅”事件发生,或人为因素干扰导致事态发生变化。
另类数据,打开投资决策“新锦囊”?
以上定律或指数,都可称为“另类数据”(Alternative Data)。所谓另类数据,是区别于市场交易数据和公司财报等传统信息的数据,但同时又能影响或辅助做决策的数据,华尔街分析师就十分青睐“另类数据”。
这里有一个关于特斯拉的故事。华尔街分析师经过追踪分析发现:一旦特斯拉量产能力超出预期,特斯拉股价上涨,反之则下跌。
为了提前得到特斯拉量产能力的数据,一家名为Thasos的数据供应商另辟蹊径,他们“监控”了特斯拉工厂员工的手机信号,发现在2018年第三季度,员工加班时常增长了30%。结果不出所料,特斯拉第三季度财报显示Model 3车型产量翻了一番,股价应声上涨9.14%,购买了Thasos数据的对冲基金由此大赚一笔。
左图为Thasos估算的特斯拉员工早班、夜班的工作时间,横坐标为月份首字母缩写;右图为特斯拉产量
与之相似的还有用卫星照片投资黄金、用推特预测股市、用录像做空公司等等,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到,有时“另类数据”可以提供更准确、快速、灵活的评估和判断,尤其对争分夺秒的金融机构来说,毫秒级的信息差就有可能导致千差万别的结果。但投资分析不可能只看一个数据,把握全局才能决胜千里。
撰稿 | 苏苏
编辑 | 铮铮向上
编审 | Leyla